……事实上她也并没有想知道,不过直觉告诉自己接下来还有下文,她直愣愣的看向惠妃。
这眼神过于直白坦诚,惠妃干笑了一声道:“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老大出生都是十几年前了,我都快忘了生孩子的事儿了,而且刚刚看着小十二养的可真结实。”
舒以宁听着她前言不搭后语的铺垫,内心挺好奇她的目的。
“听说妹妹那儿有个张嬷嬷,是皇上之前赐的,就是不知现在妹妹那边还用得上吗,要是用不上能不能让她去照顾婉清,也省的我再去内务府重新找人了。”
原来诉求在此。
只不过张嬷嬷是伺候孕妇的,跟胤祹长得好似乎没有多大关系。
自她生产后张嬷嬷确实还留在自己这儿,帮着照顾胤祹。
毕竟是康熙安排的人,她不说离开,舒以宁也不好直接让她走。
她最终给了个不确定的答复:“我得回去问问她。”
惠妃闻言捂着嘴一笑:“那我就当妹妹答应了,姐姐就先提前谢过了。”
舒以宁:……她是这个意思吗?
第二天她便把这事跟康熙提了。
对方一脸奇怪:“人既给了你,随你安排便是,还问我做什么?”
舒以宁盯着他不出声。
“怎么?”康熙挑了挑眉问。
“我这不是不知道张嬷嬷到底是什么人,怕不小心给得罪了吗?”舒以宁一本正经的分析,事实上总觉得她不是普通嬷嬷。
康熙脸上划过淡淡笑意,随口说道:“以前在景仁宫待过一阵子罢了。”
原来是伺候过康熙的生母,怪不得她敢直接找康熙告自己的状。
得了康熙的准许,舒以宁便把张嬷嬷找来问她的意见。
没想到张嬷嬷竟然没有丝毫犹豫,一口就答应了,速度快的让舒以宁以为自己是哪里触怒她了。
其实在张嬷嬷看来,舒以宁的确是个不错的主子,对待奴才心善又大方,唯一的缺陷就是太有主见。她这一身本领在舒以宁这儿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样样都得跟着她来,便不免有些挫败。
好歹是伺候过孝康章皇后的人,她有经验,年纪也摆在这儿,以后去了大阿哥那儿,无论如何,看在皇上的份上,估摸着定会给她几分薄面的,所以她才立马应下。
她答应后,舒以宁便让人给惠妃传了个话,不多久惠妃身边的人便来带人离开。
白露一过,天气变渐渐转凉,太皇太后时不时头疼的旧毛病又犯了,可宫里的御医往返了畅春园好几次,都没瞧出什么问题。
大概实在疼得厉害,又没办法,太皇太后便说要回慈宁宫的佛堂烧几炷香才能好。
就这样,一群人便浩浩荡荡在十月份回了宫。
也不知道究竟是心理最用还是佛祖显灵,老人家头疼的症状确实有所减轻。
只是隔了十几天,太皇太后身体突然变得越发虚弱,浑身没有力气,整日都必须躺在床上休息。
老祖宗病重,后妃自然得去慈宁宫侍疾。
舒以宁跟端嫔分配在一起,这些年虽然统共没相处过多长时间,但是看着老人躺在床上经受着病痛折磨的病态,又不免为之动容,觉得怜惜。
十二月份,太皇太后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太医院的太医也是面面相觑,表示无能为力。
御医的话委婉又直白。
康熙已有了不好的预感,索性直接搬进了慈宁宫的偏殿,平日除了处理要紧的朝事之外,便日夜守在老祖宗的榻前亲自照顾。
看着皇玛嬷每日越来越差的脸色,康熙竟有些不愿面对,哪怕不笃信佛教,却一连着几日去慈宁宫后头的佛堂烧香,祈求佛祖保佑祖母能多活些日子。
太皇太后时而清醒的时候看见孙儿为她操劳,凡事亲力亲为,心中更是万分不忍,只不过她没有多少力气能开口劝道了。
许是人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日太皇太后忽的睁开眼睛,双眸清澈,但嵌在一层腊色的脸上,却透出一股回光返照的感觉:“玄烨,你过来。”
康熙忙上前握住她的手:“皇玛嬷,孙儿就在这儿呢。”
太皇太后轻叹了口气,缓了缓说道:“玄烨,我老了,如今也到了该去另一个地方的年纪了。”
“皇玛嬷您不会有事的。”康熙跪在榻前,眼眶慢慢湿润。这些年,先是额娘去世,再是赫舍里氏,现如今又是皇祖母,一个个亲人都在慢慢离自己而去,他也会承受不住。
“本来以为熬不过去年的,没成想菩萨慈悲让我多活了一年,还让我抱到了小十二。”太皇太后气息不足,每说一句话都显得很吃力。
康熙至此已然难过的说不出话,只是握着太皇太后的手越来越紧。
“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再说我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将我葬在遵化,离你阿玛近些即可。”
“尽快振作起来,大清还需要你。”太皇太后断断续续的开口,音量也越来越低。
到最后,眼神也失了焦,呼吸开始只出不进,时间走得缓慢,然后她终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慈宁宫一片悲怆,连着在灵前跪了两天,舒以宁感觉膝盖都不是自己的了。
死亡并不是一件轻松解脱的事,不知正在经历死亡的人感觉如何,至少守在一旁的人并不好受。
这个除夕宫里头前所未有的一片寂静,康熙下了旨意,谕令年节停止庆贺,各宫都在自己宫内吃顿年夜饭便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