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乖”夫郎 - 第45章
两人不知道的是,在柳箭刚出声打招呼时,一众下至七岁上至十一的孩子,已经争相爬树了。
不为别的,就想看看柳箭这么胆大是不是秀才公哥哥的夫郎没来。
结果,看着两个上山的背影,一群孩子七嘴八舌,“箭哥,你完了。”
“秀才公哥哥的夫郎都在呢,你还敢打招呼,等会儿去官道别跟我们一起。”
“就是,箭哥你自己不怕,我们可不想被牵连,秀才公哥哥的夫郎多可怕啊!”
······
看着一众叽叽喳喳,急着划清界限,嘴脸丑陋的伙伴,柳箭憋气,“你们咋恁胆小,景行哥哥又不吃人。”
一众因仰慕徐钰粘着人而被魏景行眼神恐吓过的小孩:······
是不吃人,但比吃人更可怕有没有,如果眼神能杀人,他们都死多少回了!
“不管不管,等会儿去官道你自己找秀才公哥哥,反正我们不去。”
“你不害怕你去!”
······
小孩与大人的思维是不同的!
他们只道魏景行不喜欢他们缠着秀才公问东问西,也不喜欢秀才公哥哥领着他们玩。
但在大人眼中,魏景行不喜欢别的同龄人与徐钰交好,那是人开窍了,聪明,知道护着自己的夫君,免得被外面的“猫猫狗狗”勾搭走。
这也恰好印证了成年人世界的复杂性。
徐钰虽才十一岁,也已经入赘魏家,但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人非同一般。
当然,肚子有点墨水的人不一样,皆以“此子非池中之物”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
更有甚者,背后咬舌根:“当初入赘就是看上魏家的钱,现在徐家也不差,说不得哪一日就不承认这门婚事了。”
“是哟,以后考中秀才,多的是好亲事,若是有幸中举,说不得府城州城大户人家的闺女都抢着嫁呢!”
“谁说不是,我看这门亲事玄,再说那秀才公,看着就不是安分守己的人,在村里出门都是前呼后拥。”
······
徐钰脸都绿了,他咋就不安分守己了,他哪里不安分守己了?
再说,出门前呼后拥那不是说明他人缘好,在村里的拥泵多么!
那些同龄人又不是他的后宫!
魏景行很乐意看他变脸,只是······
“魏家哥儿也不差啊,我家小子回家就念叨什么‘陌上人如玉’,说是魏家哥儿长得好。”
“是不差,可哥儿哪有姐儿珍贵哦!”
“这话说的也是,比魏家哥儿好的哥儿咱们县也不是没有。”
这下换魏景行臭了难色。
徐钰心情好转,刚才魏景行看戏的眼神他可是没错过。
不过,未免自家小孩气坏,他忍着笑安慰道:“全淮南县没有人长得比你好看,你是最好看的。”
“相信哥哥,哥哥从不骗你!”
第30章 夏风
山道与官道连接处恰好有一片平地,又有大树遮挡,加之摆摊人搭建的简易草棚,视野不大开阔。
导致他跟魏景行已经走近了,摊主们还在话家常。
当然,如果话家常的对象不是他们就好了!
各家摊位里,坐在竹匾前低头包馄饨的,弯腰给锅灶添柴火的,或是看着蒸笼里包子的······虽手上忙活,但嘴是一点都不见闲。
在他们的谈吐中,已经有人身败名裂,当然,最大的冤种就是自己。
见身旁人脸色越发难看,徐钰连忙出声,“阿叔,今儿有三鲜馄饨不?”
说得眉飞色舞的一帮人纷纷噤声抬头,看到他跟魏景行笑着打招呼。
又是推荐自家的包子皮薄馅大,又是赞美魏景行几日不见越发精神了······总之,什么话好听就说什么。
徐钰乐哈哈应着,预定了一碗馄饨,拉着魏景行往前走。
以山道与官道的交汇点为中心,各种小摊向两侧延伸,卖什么的都有。
吃食最常见,但也不乏卖背篓竹筐竹货、卖干枣核桃等山货的,甚至,还有卖车轮的。
每次来逛,徐钰都忍不住咋舌。
谁说古人愚钝?
端看这一路的买卖,说古人愚钝者才是真蠢。
就连坐诊的江湖游医、算命的瞎子都有,这都能被称为愚钝的话,徐钰不知道聪明人的脑子得多灵光!
有村里的阿婆还在卖草鞋,看见徐钰、魏景行走来,远远就招手,“阿钰,小魏,来。”
一看阿婆在身后的背篓里翻,徐钰就知道,这是给他们两人找吃食呢。
果不其然,阿婆拿出背篓里的小布兜,掏出两个山桃来,“给,今早刚摘的,润润嘴。”
徐钰接过一个桃子,顺带扯了旁边摊子上的小马扎给魏景行坐,笑道:“阿婆,今儿生意怎么样?”
走商的人最费鞋子,当然裤子也容易坏,阿婆在这里一边卖草鞋,一边帮衣裤坏了的人缝缝补补,遇上大商队一天能挣个百来文,差一些也能有十几二十文的收入。
“还成还成,今儿早上过去了一个商队,卖了几双草鞋。”
对着旁边的摊子道:“你这叔生意才好呢,帮着修了一辆马车,那管事还赏了一条野猪腿。”
“是不,叔今儿运道好!”徐钰蹲一边削桃子皮,应话的同时跟旁边不认识的木匠打招呼。
“叔哪个村的,我常来还没见过你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