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乖”夫郎 - 第137章
”咕咚”一声,范俊咽下口水,顾不上别人看来的眼神,瞪大眼睛道:“还能比这蒸盆子更好吃?”
魏景行摇头,“没法比。”
“咳嗯~”
范俊还要再追问,被咳嗽声打断,对上他爷不善的眼神,缩着脖子低头吃饭。
下晌,雨停了,屋檐偶尔滴落一滴水珠,天空黑云丝丝缕缕,随意勾勒出风的形状。
刚抬头时,还在远处,转身说个话的功夫再看去时,已经飘到头顶当空。
目送牛车走远,上坡后拐入村道,魏景行笑着拍拍衣袖,背手悠哉进院门。
范俊却是惨喽!
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跑进厢房,就被他爷拿着鞭子抽了。
范俊缩在上房廊檐角落,辩解道:“是阿钰留我们吃饭啊,又不是我硬要吃。”
“还敢说,老脸都被你丢光了!”里正挥舞鞭子抽打孙子,想到孙子那嘴馋样儿就觉得没脸见魏家人。
别看范俊在爷爷面前怂唧唧还挨了打,对上堂弟、侄子侄女们,那叫一个嘚瑟。
“州城啊,一道茄子做的菜就得几百文······”
“没见过世面!几百文怎就贵了?文昌楼,知道吗?”
“那可是府城大酒楼,文昌星君保佑呢,里面的菜都很文气,听听,鲤跃龙门、步步高升,还有······”
“对,银练浮光,听听这名儿,猜猜多少钱一盘!”
“嘁二十文你想屁吃呢,得二两银子!”
“哇,那你吃过吗?”
“我没吃过,我阿钰叔/阿钰哥吃过,他考秀才时吃的,你还不知道吧,我阿钰叔/阿钰哥考中案首啦!”
如是这般,被自家堂兄/六叔秀了一脸的范家小辈们,在天晴后又给自己的小伙伴们秀了一回。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变成吃了文昌楼的菜就能中案首!
有外村人打听到里正处,里正听闻后哭笑不得,“哪就那样神,阿钰中案首是人灵光念书好!”
看见对面之人羡慕的眼神,心里得意极了,虽他没能显摆成,孙子重孙却帮了他大忙。
没见这老东西都快嫉妒哭了!
第70章
连日阴雨终于转晴,家家户户忙碌起来。
晒被褥,洗刷脏衣脏鞋,准备过中秋,点菘菜萝卜,还要准备秋耕······
遂,徐钰中案首的庆贺宴,只摆了一天的流水席,桌椅就摆在徐家院外的大路上。
院子也摆了几桌,专门留作招待亲戚的。
村里村外来吃席的,都坐院外的桌上。
倒不是徐家轻视邻里,着实是院子摆不开。
流水席,来了就坐,坐满一桌开席,来客吃完就走,桌子摆在院外也没人挑刺。
因着徐魏两家早先就放出话来不收礼,好些人觉得面上实在过不去,吃席当日就带了些寻常物什,或一篓鸡蛋,或一只老母鸡,二尺红布······
来人见大家皆如此,松了口气,同时庆幸自己带礼了,也觉得自在些,与相熟之人同坐一桌等着上菜开席。
徐钰在院内招待同科,虽与这些人可能只考试时见了一面,可落在明面上依然是同科。
他没想到这些人会来,不过来了也就来了,拿出茶点招待寒暄。
“淮南县城西吴家赠青瓷莲花尊两盏!”
“淮南县城东唐家赠玉如意一柄!”
“淮南县威远镖局赠东山良田六亩!”
“淮南县霓裳坊赠南街铺子一间!”
······
突然响起唱礼声,院里院外俱是一静。
徐钰微微皱眉,拱手歉笑道:“几位学兄暂且吃茶,学弟失陪一下······”
“哎徐兄,无需理会,他们上完礼就走,且来的都是各家管事,哪需咱们亲自出面招待!”有人笑道。
“可我家与······并无来往。”徐钰疑惑。
“无妨,不过是县里那几家寻个面子情罢了,凡咱们县榜上有名设宴庆贺的同科都收到了,徐兄不必见怪。”
不过一瞬,徐钰就明白其中关窍,见同科们习以为常,也没放在心上。
院外吃席的乡亲却是惊呆了,张大嘴巴瞪眼看着县里大户人家的管事大张旗鼓的来,放下礼,挥挥衣袖席都不吃又离开。
“那,城西吴家,不就是县里大粮行东家······”
“啧啧啧,科举当官就是不一样!”
“呀那莲花尊什么的看着也就那样,倒是那玉如意,打眼一看都贵!”
“你说这秀才公真成了秀才公,就有人送礼送铺子的,以后还不得送媳妇呀!”
“别瞎说,人两家自小的娃娃亲,都成亲多少年了。”
“这可说不准,是成亲了,可事儿还没办么!”
······
因着县里大户特意遣人来送礼,张口就是玉如意、良田铺子的,徐魏两家的亲事再度被乡里人提起。
以往,准确地说,徐魏两家结亲之时,魏家势强,是徐家攀着魏家。
可现在,明眼人都知不一样了!
人徐钰都考中案首了,现在年岁还小,以后再考考,不得考出个举人老爷,说不得还能当进士老爷哩!
没见人读书多灵光,十三岁的案首,淮南县百年来就出了这么一个!
随着秋耕农忙开始,有关徐魏两家的流言没消停不说,反倒愈传愈离谱!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