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顺势坐下,她虽然出身也不错,但能嫁进来做继室,出身到底比底下两个妯娌差了些。
“到底是成家的人了。”三夫人笑眯眯的道,她是个爱说爱笑的性子,总能几句话就把长公主哄得高高兴兴。
往常她并没有过多在意这个大侄女,毕竟亲爹不疼,继母不爱,祖母不喜,她不觉得这样的人有什么好在意的,可今天一瞧,还是觉得跟往常不一样的,却又看不出哪里不同。
“宋家又是那样的人家。”说着三夫人叹了口气,带着些怜惜的看着宜真,说,“宜真,宋家这样欺负你,你怎么不回家来,我们也好为你做主啊。”
“真是个傻孩子。”
“可不是,猛地听到这个消息,可吓了我们一跳。你这孩子就是太能藏事了些,当时肯定很难受吧?”二夫人开口,关切的看着宜真。
大夫人凝眉,“早知该多给你安排几个嬷嬷丫鬟,有事也好给你出出主意。”
发觉两个婶母不同从前的亲切,倒是继母一如以前般,周到但疏离,宜真一一看在眼中,心中清楚。
这都是因为皇后召见,至于继母,她们十几年都是如此,想必她也不指望能再和她打好关系。
宜真垂眼笑了笑。
“多谢母亲和二位婶母关心。”她看过去,淡然道,“更要谢谢祖母,此次为我做主,劳烦您了。”
对于这些人,宜真太清楚她们的为人了,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想说。
上一世,她便像她们说的那样,大闹一场,回来找她们做主,搅得襄台伯府不得安生,可后来呢——
后来长公主失去帝心,宋简之却得了势,一跃成为天子宠臣,这些人试图缓和关系,反被冷落,最后全都开始责怪她。
怪她大惊小怪,不过是个妾室也要闹成这样,弄得两家关系僵硬,她们想借势都不成。
宜真早已经看透了。
倒是她的这位继母颇有些意思,从始至终都待她周到疏离,未曾变过。
应付了一番这些人,宜真便告辞了。
等出了门,她问了句大老爷在哪儿,便去了外院书房。
陛下开恩,长公主三子都被封为郡王,而且身上都挂了个差事,但平日都没怎么理会,只是隔三差五过去转转,像这般平日里,都是四处寻乐打发时间。
相比之下,宜真的父亲还算老实,大多都是在府里听曲听戏,沉迷在美人堆里。
“父亲。”宜真见礼。
“起来吧。”大老爷说。
父女两很少会有相处的时候,幼时宜真只觉得父亲似乎不喜欢她,等到后来大了,才渐渐从对方付的疏离中察觉到那份不知该如何面对的歉意。
宜真并不在乎他怎么看她,又是怎么想的,左右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多说无益。
不过,这份歉意此时倒是可以用上一用。
女子嫁妆,除非明文规定送与儿女的,其它都属于夫家的财产。
宜真若是贸然开口索要,长公主府的人定不会同意,这是规矩的问题。但作为丈夫是可以决定妻子嫁妆去向的。
宜真站起身,一时没有开口,似乎不知道该说什么。
“宋家那小子这次太过分了,我找了好些朋友给他点颜色看看。”大老爷稍稍迟疑后说,“以后再有这事,你给爹说,爹帮你做主。”
“多谢爹。”宜真低声道谢。
“谢什么,应该的。”每次看到这个女儿,大老爷都会想起他那亡妻。
是他对不住她……
宜真不动声色的将他的歉意尽收眼底,这才徐徐开口,说,“爹,女儿这次来,是有事相求。”
“什么事?”
“女儿想要娘留下的那些医书。”宜真似是鼓起勇气,抬起头有些忐忑犹豫的看着大老爷,说,“可以吗?”
大老爷一怔,若不是宜真提起,他早已忘记那些医书了。
“女儿,女儿就是想看看,行吗?”
宜真小心翼翼的追问。
“行,你娘的东西,本就该留给你的。”大老爷回神,稍稍迟疑后道。
亡妻的东西,他也想留下一二,好做缅怀。可…他没脸见她,便就留给女儿吧,
“谢谢爹。”宜真立即笑开,欢喜不已。
看她高兴,大老爷心下一松,想着亡妻知道了,应当也会开心的。
他很快叫来了人,去库房将书寻来。
那些书常年无人问津,宜真本以为要找好一会儿,没想到只是两刻钟就寻到了。
这个时间,府中其它人也都知道了这件事,但都没有太在意,左右也就是些医书罢了,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大长公主有些不高兴,嫌宜真问家里要东西,可说到底,那些是她娘的东西,只要她儿子乐意,她也没什么好说的。
这么一番折腾,宜真顺顺利利把东西带走。
回家后,她大致看了看,最多的是行医杂记,小半是医书药方等。
宜真将医书药方捡出来,仔细收好,不论何时,知识方面的东西都是珍贵的,只看是在谁手中。
若是一个大夫在这儿,定然将这些书本如获至宝。
之后,她又把行医杂记大致按时间整理了一下,准备从最早的记载开始看。
左右闲来无事,便当是打发时间了。里面的记载还挺有意思的,都是各种疑难杂症以及容易误诊等十分珍奇的病症记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