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镇上住确实是好事,也是件大喜事儿,但是家里一大摊子怎么办?”朱凤喜皱着眉头一脸的愁:“宅子听着是好,又敞亮又气派,可是没地养鸡种菜,家里的猪啊牛啊羊啊驴啊兔子怎么办?不养了吗?顾记一天得送好几十个变蛋,光靠买鸡蛋腌变蛋能挣多少钱?兔子是新店开张后需要用的,娘特别叮嘱得多养些,真丢了家里这一摊子,全都搬镇上住往后吃的喝的用的通通都要花钱,一月的开销说不定比咱们一年的开销还要大。”
这,这刘娇杏傻眼了,宛如寒冬腊月被泼了桶冰水从头冷到脚:“没,也没这么夸张吧……”她话说的有些虚,经这些天的相处她是知道二妯娌最操心家里说话也很实诚少有夸大掺水。
二嫂说的自是一点不错,张婉桃没敢开口,她不想四房留在村里,大房定是会跟着搬镇上去,二房也一定不会留下,家里还得靠二房撑着,六房不用说顾记就在镇上,只有四房……四房是最有可能被留下的。
柳春香笑着看向大嫂:“二嫂的话一点都不夸张,原先六房就是单独开销,虽说家里偶尔会送柴到店里,开着饭馆用柴多着呢,每月光花钱买柴就得两三百文,一大家子都搬镇上,两个店再加后宅用柴我粗粗一算,一月一两银子是必须的,别看柴便宜一担细柴一文耐烧些的硬木两文,架不住咱们人多用的多,尤其是天冷需要热水时。”
“啊!”这会轮到朱凤喜吃惊了,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光用柴一月就一两银子?一年不得十余两银子砸里头?”
“二嫂可以问问二哥,近些日子是大哥二哥管着前店,文觉管账本。”有时候柳春香觉的不在店里做事也挺好,落个一身轻省,妯娌相处也更融洽和谐。
顾文觉翻着账本:“上个月生意好,柴木支出二百六十七文,家里送柴五十四担,细柴三十二担,硬木二十二担。”
是真没夸张,不掺半分水,朱凤喜听着整个人都麻了。就这,一大家子真能搬镇上住?娘手里还有多少积蓄?足够过日子吗?还说要给家里的姑娘们请针绣师傅裁缝师傅,这都是钱呢!
刘娇杏也没了刚开始的兴奋劲,神态呆愣都不知道往哪看好。
果真是妇道人家,长发长见识短!顾元初撇着嘴角:“光看支出也翻翻收入,光顾记上个月拿给娘的钱就足有近五十两!开销大怎么了?开销大咱们挣的也不少,够用了,慌什么,不撑事。”
店里人手足,又添了乌梅汤,免费的猪骨汤,新出的香酥排骨,再有顾元良不知疲惫领着两个徒弟围着灶台转,中秋了娘不在家都不忘开门挣半天钱,当然还有一部分也是六房开销归公中搬回了村里住,不再贴补柳家等,才有了足足近五十两的月收入,打破开店十几年的最高月收。
挣钱是越挣越欢乐,看着银子一天比一天多,再苦再累都不会觉的疲惫,满满的成就感浑身充满了力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默默观察了会顾菲菲知道了,几个儿子儿媳都想搬镇上住:“搬镇上住开销不是问题,有挣有花才能挣到更多的钱,眼下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老二媳妇提出来的,都搬到了镇上住家里怎么办?老宅一摊子琐碎肯定不能丢开,丢了,咱们两个店的经营成本会增不少。”
话刚落音,屋内瞬间变的异常安静。
刘娇杏左看看右看看都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她很是理直气壮的说:“大房是一定要跟着娘走的,大房向来不操心家里的琐碎,留在老宅也没什么用。”
“院里屋后的事都是我在安排,这么说该是二房留下来,可我担心二房
留下来后,到了镇上后宅的琐碎谁来安排?”朱凤喜不想随着娘搬镇上吗?不,她也想,能在镇上生活为什么要窝村里?不说别的往后给闺女说亲,都能高一个台阶。
大嫂说了话,二嫂搭了腔,张婉桃怎么着也该开个口才是,可她不知道说什么,脑子空空有点慌,下意识的看向丈夫,眼眶湿润有点想哭,她赶紧低下头,双手绞着衣角。
原就眼泪浅怀了孩子后更是经不得一点风吹草动,顾元杰没想出声,媳妇侧头瞅他那一眼,他心都疼了,笑着说了句:“四房听娘的安排,都可以。”娘现在眉眼清明,留二房留六房都不会留四房,媳妇撑不住事顾家上下都知道,老宅一摊子琐碎是根也是后路,自然会妥当安排,就是不知道娘最后会怎么解决,这确实是个难题。
“娘我不想留村里,我在镇上呆习惯了,家里有几个嫂嫂有娘我还能有点意思,你们都走了留我一个,可就太无趣了。”柳春香坦坦荡荡:“要我看,咱们几房都得跟娘搬镇上住,甭管哪房留在村里娘都舍不得,心里头惦记着。”老太太是顾了老的顾小的,顾家上下她是个个都想好,见多了只念自个的,从未见过一颗心恨不得掰成无数块,每个都给一片。
“都想搬镇上住,我也很乐意,一大家子就得团团圆圆。”没有争也没有吵,顾菲菲是比较欣慰的,顾家这些日子的和睦,不仅仅只是面上更是心灵上的和谐:“明儿喊了河田一家和大树一家过来,河田和大树是家里的老长工,十几岁就在顾家做事,河田眼下是长们的领头,院里屋后的琐碎我想着交给大树他媳妇,由大树媳妇领着河田媳妇其子女帮忙照看,镇上离村里近算是眼皮子底下搁着,便是搬到镇上住咱们的日常开销也很需要老宅里的菜啊家禽家畜等,隔三差五的回来趟,出不了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